Loading
【 第三屆試背員計畫與 登山補給站 山域嚮導訓練課程 合作 】在山訓的結訓課程中,需要負重在山區進行課程實作;為了讓想精進自身戶外技能的學員也能體驗到MYSTERY RANCH獨創設計的負重能力,第三屆的試背員計畫特別與登山補給站的山域嚮導訓練課程合作!只要成為山域嚮導訓練課程的學員,並且願意在課後分享背包實測心得、提供圖文讓MYSTERY RANCH TAIWAN分享的學員,就可以在課程期間,試背使用MYSTERY RANCH包款!—文字:大P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好夥伴,登山的路上也需要適合自己的夥伴。在登山的路上,一起前行的隊友,除了在路上能陪你聊天、看風景的人們,還有默默給予協助、總是好好地守護著使用者的安全與舒適的登山裝備。在我自己的經驗中,第一次與朋友自組登上臺灣的百岳之前,除了著手自主訓練外,也開始挑選適合自己的裝備。在琳瑯滿目的裝備中,我優先選擇購入影響舒適度的兩樣重點裝備—登山鞋與登山背包。在山上行走三、四天的行程,也不希望因自己的不舒適而影響其他隊友。一雙不合腳的鞋子,會讓人無法好好走路;裝載全身家當的登山背包,到山上就是生命共同體,這些重要的裝備是得像挑選人生夥伴一般的慎選吧!這次因參加登山補給站 嚮導訓練課程 參與MYSTERY RANCH神秘農場試背體驗,選擇了SPHINX 60。我的登山同溫層中,每個人對於裝備的選用都有不同的考量;對於登山裝備的選擇,我是首要考量「使用舒適度」。SPHINX 60的實測心得就以背負系統、取用物品及打包還有外觀設計三個方向分享。在試背前由登山補給站的工作人員協助,背長調整非常精準,連0.5公分的差異都不放過,讓背包體驗的感受可以更到位,也要給專業的門市人員一些掌聲!調整成符合身型的背包,背負起來更舒適! 背負系統由於本身身型關係,髂骨的部分較為突出,很擔心腰帶包覆的位置會被磨破皮;而SPHINX 60的腰帶在寬度、厚度與材質上都做了很好的設計,讓我背起來不會有不舒適的感受。加上背長可以針對身型進行調整,經過調整後,背包背負起來非常舒適! 取用物品及打包專業的登山背包品牌,以使用者的需求為出發,設計許多貼心小細節,使用起來更加上手!在行進的過程中,可能會因為天氣或突發狀況,需要取用或調整背包裡的裝備;SPHINX 60的長形拉鍊,符合我的打包與取物習慣之外,在取物或調整物品配置的機動性也很好。加上我是以分類防水袋的方式做防水,所以隨時要調整背包內的物品也都很方便!除此之外,背包上方的頂袋能夠存放需快速拿取的物品。打包/取物超方便的長型拉鍊大容量的頂袋空間 分享我這次使用的打包配置↓頂袋:雨衣、雨褲、部份行動糧食、頭巾、紙本地圖、指北針魚雷口袋:頭燈與備用電池、毛帽、急救藥品小包、背包防水套側邊彈性口袋:水壺腰帶上的置物口袋:小型行動糧食背包主袋:帳篷、睡袋、保暖衣物、備用衣襪、食材、鍋具、瓦斯、水袋……外掛:蛋殼睡墊、登山杖、岩盔使用背包附贈的背包調整織帶將多餘的知袋整理乾淨! 外觀設計背包外觀看似是選用背包的實質條件中最不重要的,但應該是視覺條件中的首要考量吧!若背包的外觀連自己都看不順眼,用起來也不會太滿意。神秘農場的背包有強烈的硬派風格,包體耐用耐磨;雖然背包空重不輕,但背負起來相當舒適!整體來說,最好的大升數後背包,是一個適合自己的背包!
【 第三屆試背員計畫與 登山補給站 山域嚮導訓練課程 合作 】在山訓的結訓課程中,需要負重在山區進行課程實作;為了讓想精進自身戶外技能的學員也能體驗到MYSTERY RANCH獨創設計的負重能力,第三屆的試背員計畫特別與登山補給站的山域嚮導訓練課程合作!只要成為山域嚮導訓練課程的學員,並且願意在課後分享背包實測心得、提供圖文讓MYSTERY RANCH TAIWAN分享的學員,就可以在課程期間,試背使用MYSTERY RANCH包款!—文字:楷中有人問我:「是什麼帶著你一直爬山?」。我說,我想看沒看過的風景,體驗尚未體驗過的事物,爬山會是其中一種活動,山景也會是所見的其中一隅。如果你有興趣,我很樂意帶你去那些地方。而為了讓自己有更多山域相關的知識儲備與能力,這次參加了登山補給站的山域嚮導訓練,也因此有這個機會參與神秘農場的試背員活動。這次來到雪見遊憩區,到北坑山附近進行三天兩夜的室外訓練。除了練習各種野外求生技能與宿營實務之外,叢林穿越與路徑判別大概是我們最苦惱的部分。拿著紙本地圖與指北針,不斷被問著這裡是哪裡,為什麼在這裡,以及該往哪裡去。雪見遊客中心宿營實務「我們走這邊!」教練指著一條GPX軌跡外的廢棄道路說道。我們看著荒廢的路跡,開始嘗試完全脫離既有航跡的行動。偶爾看著前方的山林,懷疑自己。這裡的路真的可以走嗎?究竟哪裡看的出來是稜線、我怎麼看不出來?「等等這樣走~應該比較有趣」教練又在紙本地圖上畫了一條曲線。經過這三天這樣一次一次的練習與反思,慢慢能夠有自信說出自己當前的位置。整個山行不再是手機離線地圖上的一條GPX軌跡,等高線圖在眼中更加的立體、也開始能夠從現地分辨出稜線谷線的趨勢。不再被既有的路徑所綑綁,地圖之外也是有更多的可能性。我想這種對未知山野路徑的眼界拓展,就是此行的最大收穫吧。我們滿頭問號,教練則是笑得特別開心。 TERRAFRAME 50 實測內容很開心有這個機會試背,我大概也算是神秘農場的愛用者,服役中的包包有攻頂包IN AND OUT 22,徒步旅行用的COULEE 25,多日縱走用的GLACIER。這次把想要選擇50L左右的背包,同時也非常想要試試看OVERLOAD®擴充系統,最後便選了TERRAFRAME 50。外觀好看這點很實際吧!先推薦這顆包的橘黑配色,黑色作為底色低調耐看、再以亮橘色的Logo與拉鍊繩增加吸睛點。整體深色,跟自己既有的登山裝備都算好搭。靠著統一的黑色系,雖然配了不少扣具但卻不顯得雜亂,而黑色的擴充框架也給人一種相當穩健的感覺。隊友包側掛的亮橘睡墊有搭到色。 背負感受試背TERRAFRAME 50 的時候,很明顯感受到整個背包的穩定感,肩背帶以及腰帶非常寬大厚實,包覆的地方也感到相當扎實;在移動與軀幹旋轉的時候,感受到背包框架很牢靠。這次走的是三天行程、背得不重,沒有替這個背包做負重上限測試,但就使用感受上背負到20公斤都能維持相當好的穩定感。 擴充夾層既然選了TERRAFRAME 50,夾層一定是要塞好塞滿的。最好是放置重量較重的物品,讓整個背包重心更貼近背部,打包好後將兩側束帶收緊即可。一共放了一瓶600ml水、300ml特上紅茶、一整包白米、刀具、鋸子、摺疊桌、公裝與主繩等等。打包的過程蠻有意思的,除了考量物品重量之外,同時還需要注意所夾物品的厚度。例如:夾入鍋具組(含瓦斯),雖然是重物、但這個厚度反而也會讓背包的重心往後。所以可以多琢磨看看,怎麼調整背起來比較輕鬆。擴充夾層與被夾扁的 IN AND OUT 22 整體來說,TERRAFRAME 50 的試背感受相當良好。其具備非常彈性的擴充空間系統,不管是短天數的行程還是多日的重裝行程,或是要背負大小家當的露營行程,這個背包絕對能夠做空間擴充,而肩背帶與腰帶給予的穩定感相當足夠,能夠確保背包與軀幹核心緊密結合,讓負重行進更加輕鬆。最後TERRAFRAME 50的配色和外觀設計真的是非常好看。
【 第三屆試背員計畫與 登山補給站 山域嚮導訓練課程 合作 】在山訓的結訓課程中,需要負重在山區進行課程實作;為了讓想精進自身戶外技能的學員也能體驗到MYSTERY RANCH獨創設計的負重能力,第三屆的試背員計畫特別與登山補給站的山域嚮導訓練課程合作!只要成為山域嚮導訓練課程的學員,並且願意在課後分享背包實測心得、提供圖文讓MYSTERY RANCH TAIWAN分享的學員,就可以在課程期間,試背使用MYSTERY RANCH包款!—文字:Ami先說結論,這一個背包具有迷人率性的中性外表。容量大小適中,很適合我這位孕婦輕鬆背負,適合想要背得剛剛好的使用者。這次參加了登山補給站辦理的山域嚮導訓練課程,除了各項的室內外課程之外,還有扎實的三天戶外課程,訓練期間意外接到背包體驗計畫,讓一直沒機會長時間嘗試MYSTERY RANCH背包的我燃起濃厚興趣。不過參與課程當下,已經懷孕四個月的我有些憂心,不曉得長時間背負不熟悉的包款是否會對於身體上有更多負擔,但這些疑慮也在試背完之後煙消雲散。三天戶外課程安排於雪見遊憩區裡頭的林道,正值端午前後的酷熱也因處於海拔高度而顯得涼爽;一路上老天爺眷顧著,幸運的在第三天回程才碰到一點雨。在雪見遊客中心做最後的打包,打包完個人裝備、公裝、飲用水,背包的重量達到14公斤,背起來卻因為良好的負重系統而讓整體感覺輕盈不少。RAVINE 50 有著我喜歡的軍綠色,有著品牌招牌的三向拉鍊,外表非常討喜,更顯得這款背包帥氣中帶點可愛。三向拉鍊是蠻有巧思的設計,猶如打開行李箱,要拿什麼裝備都輕鬆自在;只是我太擔心突如其來的降雨,加上自己的打包習慣是喜歡在背包內套一層厚塑膠袋做防水,因此三向拉鍊倒不是我的必要首選。不過臨時需要雨衣、雨褲就顯得方便許多!如果直接使用三向拉鍊,裝備們就可以一目了然,也不會散落一地。幾項登山必備的小物,有時候很難找到適合存放的位置,但RAVINE 50的收納空間就像是為了這些小物量身打造!頂袋我習慣放防曬用品,包含防曬乳、防曬唇膏、墨鏡;空間大到我還可以把一、兩個行動糧(麵包)塞進去。雖然頂袋無法擴充容量,讓我有些許沒安全感,但有時候用力減少某些物品也是很值得學習的課題。而兩邊的長形的魚雷口袋實際上比我想像中還要大許多。一側可以裝行進糧,符合隨時都要補充熱量的孕婦需求!另一側的魚雷口袋則被我拿來放入其他小物,包含地圖、衛生紙、空塑膠袋......。至於我最在乎的背負系統,這次使用RAVINE 50三天背下來完全沒有感受到任何不適感,就算挺著四個月的孕肚,搭配厚實腰帶,仍然讓腰部有種安心包覆之感。以往背負大升數背包時,最大的問題就是腰間兩側一定會瘀青,試過幾個包款都無法倖免。雖然RAVINE 50的背包空重將近兩公斤,但將背長仔細調整至最佳位置,再搭配打包的重量分配,背包能夠舒適的服貼在背上卻又不顯悶熱,光是這點,就很值得購入!最後,還是要感謝肚子裡的寶寶讓我平安度過三天紮實山訓以及背包體驗!
【 第三屆試背員計畫與 登山補給站 山域嚮導訓練課程 合作 】在山訓的結訓課程中,需要負重在山區進行課程實作;為了讓想精進自身戶外技能的學員也能體驗到MYSTERY RANCH獨創設計的負重能力,第三屆的試背員計畫特別與登山補給站的山域嚮導訓練課程合作!只要成為山域嚮導訓練課程的學員,並且願意在課後分享背包實測心得、提供圖文讓MYSTERY RANCH TAIWAN分享的學員,就可以在課程期間,試背使用MYSTERY RANCH包款!—文字:雨暘這次參與登山補給站的山域嚮導訓練課,剛好有機會參加神秘農場的試背員計畫。本身已經使用過多款MYSTERY RANCH包款,在重裝背包的使用上喜歡多一點模組化MOLLE 系統的設計,可以根據每一趟行程做適合自己的設定;恰巧2022年春夏新推出的包款 BRIDGER 65尚未嘗試過,因此這次試背體驗選擇此包款。實際使用BRIDGER 65的感受,分成以下幾個部分講述。1. 負重能力表現依然很棒:本次行程背負大約 20 公斤上下。儘管 BRIDGER 換成了較輕量的背包框架;布料使用 100D 抗撕裂尼龍布料和 330D 耐磨布料的輕量表布,但依然傳承神秘農場以往強而有力的負重能力,腰帶的包覆性也依舊很有安全感,BRIDGER 的負重能力讓我很滿意。硬要挑剔就是彈性鋼框架在行進間或多或少都會有吱吱嘎嘎的聲音。2. 背負感受度:背板的設計不像以往其他的包款是整片式的包覆到下背,為了減少背板與身體的接觸面積並增加背部透氣性,BRIDGER 的背板在下背部的地方做了一個 U型的簍空;BRIDGER放置水袋的位置也接近下背,U型簍空加上輕量型的表布布料,也可能因為打包的關係,會讓水袋有一點頂到下背位置,背負起來的感受讓我比較不適應。另外,肩帶的部分採用較透氣的布料、附有兩個彈性口袋,可放置水瓶、對講機、零食…;但下肩帶拉緊後,彈性袋內的物品會卡到我的腋下,導致腋下的活動度降低,略有壓迫感。3. 收納空間的使用:以 65 公升的容量而言,確實很能裝,也可以在背包主袋與頂袋之間,擴充裝載的物品。而且睡袋倉的設計在實用性上很加分。不過前袋的設計在快速拿取小物上,個人覺得不如魚雷口袋便利,但問題不大。比較讓我困擾的是,三向拉鍊的設計變成倒 V 大開口設計;大開口設計讓我可以快速拿到背包最底部的裝備(雖然在打包時就會分成常用不常用的物品,而決定放置的位置),不過要打開背包時,就需要先解開背包側邊壓縮織帶,才能夠打開。頂袋設計可當作腰包/斜背包使用,可當作登頂包使用;不過相比之下,我比較喜歡原先重裝背包可以將頂袋結合背板,變成登頂小包的功能,背負起來的穩定度較佳。在以往,我對MYSTERY RANCH的印象是軍風、硬質硬派、沙色;經典設計的部分有三向拉鍊、MOLLE、魚雷口袋、 OVERLOAD擴充系統、容量大的頂袋…。BRIDGER無論外型或配色都做了新的調整。整體而言,BRIDGER 在負重能力上依舊維持著水準;且貼心的設計腰帶口袋、肩背帶附有兩個彈性置物袋、睡袋倉、頂袋可做登頂包設計,也在布料和背包框架的輕量化和透氣性上做了提升。使用後我認為BRIDGER是一款適合新手的多功能綜合型包款。